行业技术
古代火药的作用?火药是由古代
最早发明火药的人是中国的炼丹家,这玩意发明出来后不但能用来入丹药,还能当膏药,是古代中医眼中良药的典型。中国的炼丹技术不但追求长生不老,也追求点石成金,因此炼丹家们的最初理论就是把“五金”(金银铜铁锡)和“八石”(朱砂、雄黄、云母、空青、硫黄、戎盐、硝石、雌黄)有效结合,达到“飞八石,转九丹,冶黄白水”的目的(反正这个由金主出钱,所以炼丹家们经常是先把自己弄富裕了)。
按照中国的炼丹理论,把“五金”和“八石”混合在一起的中介就是木炭、松脂等,他们有时候还把“三黄”(雄黄、雌黄、硫磺)同木炭、硝石、松脂混在一起,诞生了最早的炼丹禁忌。炼丹家们早在东汉就知道把这几种玩意混在一起有引发大火的危险,因此他们都是把这几种东西进行水炼,而不是火炼。《抱朴子》一书的具体做法是把硝石溶解在水中,然后加入雄黄等物质,这样就能生成硝雄混剂。
在唐朝以后,伏火炼丹法开始流行,炼丹师们有了放飞自我搞出火药的可能。所谓的伏火炼丹法就是将炼丹成品置于火上烧,看丹药是否发生变化,如果不变化便为伏火。它的要点有三,一是看颜色变化,二是有无异味,三是否有特殊烟气。
唐朝的伏火硫磺丹法简直就是火药的原始版,它的配方是用碾成细粉的硫磺和硝石各二两充分燃烧,为了给它们产生的火焰续命,丹方还特别加上了“生熟碳三斤”。在实践中,不少炼丹家经常手滑,闹出了火灾,因此炼这种丹还要加入防爆炸措施。通常的做法是挖一个坑,将炼丹的罐子放进坑内和地面持平,四面用土埋实。即使这样照样有心大的炼丹家弄出了意外,这就诞生了火药。
古代的炼丹家往往也兼职医学家,写《抱朴子》(内有丹方)的葛洪也是《肘后备急方》和《玉函方》的作者。因此丹药界“硝为君,磺为臣,炭为佐使”的说法被中医界接受,至今还有不少庸医把芒硝当成是万能灵丹。火药被发明出来后,中医界也把它看成是一味良药(否则你以为火药的药作何解释)。
由于火药的热属性,中医普遍把它当成是治疗阴湿疾病的良药,《本草纲目》就把火药看成是治癣、杀虫、辟湿驱邪的良方。进入二十世纪,中国依旧有很多偏方把火药当成是消毒的药引子,美国好汉兰博用火药消毒的用法在中国其实不稀奇(不过咱们是火药和草药混合)。
中国人在军用火药上嗅觉也很灵,904年,杨行密的军队攻打豫章(江西南昌)时就首先使用了火药攻城,第一件管用火器也出现在中国(1132年),后世中国火药应用的落后不能说明啥劣根性。能活人也能杀人,还能用来娱乐(制造爆竹、烟火),中国人玩起火药来是独树一帜的存在
古代铠甲的结构?古代的铠甲有用吗
铠甲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装备,在战场上如果不着甲,往往会死的非常惨,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中国古代铠甲的发展史。
中国的铠甲,在经历了原始甲胄及皮甲时期以后,在汉代进入了铁铠时期。铁铠作为中国古代护甲的主角,从汉代至明代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。历史上,身穿铁铠的猛将也常被成为“铁猛兽”。当然,各个时代的铁铠有其不同的形制与特征,现在让我们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吧。
▲后人还原秦代身穿铠甲的士兵
一. 汉代札甲
铁甲在汉代就已经登上了战争的舞台。汉代的铁甲又称“玄甲”,现今已出土的许多文物也证明了当时铁甲已被汉军广泛使用。
如在呼和浩特市出土的一套汉军实战铠甲,所用甲片共约650片,约合22斤;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铁铠,其所用甲片达2859片,重近34斤。这些甲片以编绳连结,形成一领完整的铠甲。
整套铁铠分为四个部分:保护躯干的“身甲”;保护颈部的“盆领”或“锻铔”;保护臂部的“钎”;保护头部的“胄”,或称“首铠”及“兜鍪”。汉代的盔甲在形制上有简易之分:一部分只含有保护躯干的身甲;一部分则增加了保护臂部的钎;还有一些则全部都具备。
用以编缀铁甲的甲片大概可以分为三类:1.大型长条形甲片,又称为甲札;2.中型圆角长方形甲片;3.小型甲片。而在特殊部位(如颈部、关节处)所用甲片还有其他形制,但面积一般较小。而用以编缀甲片的通常是麻绳与皮绦,编缀的方法并不复杂易于战损时的修复。而此时的皮甲虽然尚在服役,但已开始效仿铁铠的形制及编缀方式。
二. 三国筩袖铠
筩袖铠是一种钢铠,最早出现于东汉,后为诸葛亮改进,因此筩袖铠又被称为“诸葛亮筩袖铠”,听起来非常山寨。到两晋时期,筩袖铠已经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。筩袖铠的胸、背部甲片联缀在一起,在肩部留有筩袖,甲上刻画出鱼鳞纹或龟甲纹,材质主要为“百炼钢”。
筩袖铠的形态与现代的短袖套衫相似。比较汉代的札甲,筩袖铠有两个不同。一个是筩袖的出现,其长度在全臂铠与无臂铠之间,在保证了灵活性与防护力的同时减少了耗材。第二个是汉代的铠甲胸前开襟,而筩袖铠胸前不开襟,这同样也增强了铠甲防护力。
三.南北朝两当铠
“两当”,又作“裲裆”或“两裆”,其形制与两当衫类似,“其一当胸,其一当背”。两当铠出现于三国时期,经过不断改进后于南北朝取代筩袖铠成为军队的制式防具,并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制。
两当铠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,并在肩上用带前后扣联,腰上束带,腋下并不相连。材质上分为铁甲与皮甲,形制极为相似。铁甲所用的甲片大小不同,两当甲也有所区别。有面积较大的长条形甲片所编缀的称“牌子铁裲裆”。除此之外,到了魏晋时期,铠甲对于下身的防护加强。不仅有腿裙,还有防御更全面的裤型下甲。
四. 隋唐明光铠
明光铠胸前与背后均有大型金属圆护,肩部覆有披膊,大腿处有腿裙,兜鍪垂下护耳。铠甲自颔下有纵束的绳结,在腹前打结,再束于腰上。在战场上打斗之时,胸、背处的金属圆护将反射阳光,这便是“明光”二字的来源。
明光铠的出现最少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,但直到北朝末年至隋朝这段时间,明光铠才作为制式装备在军队中推广开来,并逐渐成为骑兵的主要制装,与具装配合使用,并逐渐推广至步兵。
隋代的明光铠形制上并没有太多的改变,只是腿裙处稍有加长,但唐代的明光铠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,并衍生出五种的唐代明光铠。这些明光铠除了出现保护大腿的“膝裙”和保护小腿的“吊腿”以外,其圆护的大小与位置或多或少都发生了改变。其中最后一型的明光铠,其圆护已从胸前的两块变为腹部前的一块。而下图中耳护向上翻卷的兜鍪,也同样是一种创新。
《唐六典》记载了十三种盔甲:明光甲、光要甲、细鳞甲、山文甲、乌锤甲、白布甲、皂绢甲、布背甲、步兵甲、皮甲、木甲和锁子甲。其中铁甲包括了明光、光要、细鳞、山文、乌锤和锁子甲六种,是实战所用的制式防具。但绢甲、布背甲和白布甲显然不具备实战价值,只是礼仪用甲。至于唐代的皮甲,其结构较为简单,依然将皮革制成甲片然后编缀成甲。
当然,山文甲主要指甲片的形状分类,如上面这件山文甲,还保留着明光铠的一些特征,如金属护胸。
五、锁子甲
锁子甲是一种“舶来品”,虽然锁子甲在中国出现较早,但据考证其真正传入中原的时间是在公元八世纪左右。锁子甲在中国又有“锁甲”、“连环甲”、“环锁铠”等名,其形制与中国原有的铠甲大有不同。
中国古代的铠甲主要由甲片编缀而成,但锁子甲不用甲片,而以小型金属环密集套扣相联而成。金属环越小,锁子甲的密度越大,其防护效果也越强。高质量的锁子甲能使“枪箭极难透伤”,但却要使用二十余万枚金属环,这给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。
六. 宋代“步人甲”
宋代的铠甲较唐代形制已大为不同,首先就是脱离了延续数百年的明光铠的基本形制,身甲上没有了金属圆护,由十二列小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,披膊延伸至胸前取代了明光铠的圆护,而原本由身甲延伸的盆领处(即原本保护颈部的部分)也不见了,并且兜鍪向下延伸用以防护颈部。身甲上面保护胸、背部分,腰部处向下延伸出两片膝裙,披膊分有两片在颈背后联结,用带纽结在颈下。
▲步人甲
七、明清棉甲
自火药被用于战争以后,金属铠甲的防护作用被大大削弱,而以棉甲为代表的布面甲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。这种外批棉花、内衬甲片的铠甲,一直被使用到清朝末年。